文章简介: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就是由于他失了街亭吗?街亭之战失败,责任全部都在马谡吗?胜败乃兵之常情,诸葛亮不会不懂,那么诸葛亮挥泪斩杀马谡的缘由是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就是由于他失了街亭吗?难道孔明真的糊涂到,连胜败乃兵之常情都不晓得吗?
诸葛亮与马谡常常卧膝长谈通宵达旦,马谡的才能、见识、才华令诸葛亮愈发看重马谡。诸葛亮想培育马谡成为蜀军的核心成员甚至成为继本人之后蜀国的股肱力量。由于马谡年轻没资历,所以在蜀军中威望不高。马谡想通过街亭之战向全军证明本人的实力,诸葛亮也想借此提拔马谡。
马谡,平时在诸葛亮左右只是参军,帮诸葛亮出谋划策,并不参与实战。另外,马谡与其大哥马良都为荆州派系,与诸葛亮关系密切,诸葛亮有意提拔也未可知,于是,马谡与张郃在街亭遭遇,损失惨重,败下阵来,街亭失守。诸葛亮也是痛哭流涕,挥泪斩杀。
那么街亭之战失败,责任全部都在马谡吗?其实根据当时双方总体军力看,罪过并非全在马谡。曹魏张郃的增援军马总有五万之重,而蜀军全军十万,但是赵云邓芝带领的诱军已有三万左右,诸葛亮主力军马有五万左右,正在进攻祁山堡,暂未攻下,无法调遣。剩下分调给马谡做为先锋的最多也只有二万。马谡与张郃双方以急行军的速度开赴街亭,进行遭遇战。
马谡抵达街亭之时,张郃随即到达,基本没有时间建筑工事,无奈之下,只好以山为险,抵御魏军。然并卵,兵力上二万战五万,根本无济于事,兵力悬殊也是此战失败的一大因素。在拼杀期间,马谡也未可以及时截断道路,只能迅速上山居高抵抗,这也是无奈之举。最后也没有等来及时增援军马,导致惨败。战略咽喉失守,诸葛亮只能撤军。
诸葛亮战后也曾总结经验,当时大部分军马都在祁山、箕谷,而且远多于魏军,包括地形各方面都占有优势,足够可以打败,但是最终就由于街亭一战,致使全军撤离。此战罪不在兵少,在一人耳。这一人其实并非马谡,而是诸葛亮本人,马谡只是替罪羊而已。在战场上各方情势瞬息万变,该变不变或变化不及时,不果断出击增援街亭,诸葛亮指挥失策也。
再有,魏将张郃有勇有谋善战善变,大战也非等闲之辈,诸葛亮内心也有所忌惮,而马谡只是纸上谈兵的参谋,从未参与过实战,怎能抵御张郃?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