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敌深入:芬兰1939年全歼苏联的王牌师

2017年5月11日09:15:47历史解密836阅读模式

先麻醉,后手术

1939年12月中旬,芬军侦察机发现了苏军第44师的纵队正向苏奥穆萨尔米靠拢。面对“还没消化”掉的苏联第163师,芬军统帅西拉斯武奥改变战术,决心让少量兵力牵制住第163师,集中兵力拿初来乍到的第44师开刀,干一票“围点打援”的买卖。

12月11日,吃准苏联人还得沿着拉泰公路进军,芬军在苏联第44师必经的库伊瓦斯-库奥马斯地峡设立路障,那里距苏奥穆萨尔米约6英里,两个芬兰步兵连用迫击炮和野炮担任主要拦截火力,同时普通步兵组成大量小分队,通过雪橇和滑板从侧翼袭扰苏军。芬兰人(他们被苏联士兵称为“布谷鸟”)常常穿着白色的滑雪衫,乘着雪橇,悄悄地接近苏军,往往可以将苏军打个措手不及。他们会躲在树林里近距离朝苏军开火,在这种环境下,芬兰人装备的苏米1931式冲锋枪(每个弹鼓装70发子弹)显得非常奏效。由于芬兰人不停地袭击自己,而且危害还非常大,维诺格拉多夫师长错误地认为自己遇上芬兰的大部队,他慌忙下令部队停止攻击前进,全然忘记要去营救第163师的使命,自顾自地在拉泰公路旁的豪基拉转入防御,殊不知要是再往前推进十几英里就能和第163师会合了。芬兰军事专家耶尔维宁上校评述这段历史时认为:“在手术前,病人一般要打麻药针,这样病人在手术前不至于受更大痛苦,也不至于挣扎得太厉害。因此,为了‘麻醉’第44师这条又长又大的‘巨蟒’,芬军实施不断的突击,把他们阻滞在那里,等待着‘最后的手术’。”

到了1939年底,芬兰第9师的兵力扩充到1.6万人,而且加强了大批缴获的苏联坦克大炮,西拉斯武奥师长综合各方面情况,认为第44师的战斗力已消耗得差不多,确定先拿它开刀。

这段时间里,苏芬两军简直在不同的世界里生活,缺乏越冬经验的苏联战士们都蜷缩在露天的火堆旁,要不就是在雪地里挖洞避身,他们最多拥有一个临时依坡而建的房子,要不就是挖一个很浅的洞穴,上面盖上树枝,或者就是在路边或者干涸的水沟里用树枝搭一个棚栖身。幸运的话,他们还可以燃上一堆柴火。由于夜间温度实在太低,许多红军战士都在睡梦中冻死了。另外鞋袜配备的不合理更加加重了他们的不幸,大多数红军战士们脚上穿的夏季皮靴,造成了许多人冻伤。据芬兰估计,苏联军队由于天气严寒造成的伤亡和战斗伤亡一样多。当芬兰开始发动大型持久的反击之后,苏联军队的生存状况就更加恶化了——他们在夜间生上一堆火都要冒被芬军狙杀的危险。

反观芬军,他们都舒舒服服地呆在芬兰陆军帐篷里,每个帐篷里面都生了一个烧柴的炉子,即使在最寒冷的夜晚,呆在帐篷里的20个人都会感到非常暖和。穿着军装躺在软软的松枝上,晚上睡觉时,这些芬兰战士连毛毯都不需要盖。这些帐篷折叠后可以非常方便地放在一个叫做“Akhio”的像小船一样的雪橇里进行运输。这种雪橇由三个滑雪者拉着,后面还有一个人边滑雪边保持雪橇的平衡。芬兰人还用这一简单的运载工具来拉迫击炮、重机枪以及其他补给,另外还可以用来进行伤员的疏散。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苏联解体30年 中美两国的深思 历史解密

苏联解体30年 中美两国的深思

对美国而言,30年的对华政策不能不说是外交战略的一次重大挫败。对中国而言,苏联解体的30年既有利好、也有危机:一是采取了正确的内外战略,融入了世界体系,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二是吸取了苏联解体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