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三藩的军事实力也较为雄厚。仿照八旗兵制,尚、耿二王麾下各辖汉军旗3,000人,加上绿营兵各6,000至7,500人,然而两藩辖下人口众多,壮丁、夫役人数数倍于此,因而尚耿二藩所辖不下三十万之众。吴藩之军事实力甚至高出尚耿之总和,吴三桂旗下所属汉军五十三佐领共10,600人,加上麾下绿营兵组织“四镇十营”的21,600至24,000人,还额外自行招募了大量云南土著“猓猓兵”。由于常年与南明、缅甸、云贵土司作战,三桂麾下精兵猛将聚集,有都统吴应麒、吴国贵、夏国相、胡国柱;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将领,实际兵力远超朝廷规定之编制。为知己知彼,力保权利不失,三桂还使其子吴应熊以额驸地位之便利结交朝廷大员、探听内部信息。吴三桂设平西王府于永历帝五华山之旧宫、并将前明沐王府庄园纳为己有,又私自开山铸钱,与蒙古贸易购买军马,俨然有独立王国的架势,三藩遂渐形尾大不掉之势。
探索网配图
海外情势
永历帝、张煌言等南明各势力相继被清廷消灭之后,孤悬海外、以郑经为首的明郑势力成为独一仍奉明朝为正朔的抗清军事力量。自郑成功死后,明郑内部经历了一系列权利斗争、对外则在与清荷联军的交兵中丢失金门、厦门,统治区域仅剩下台湾和澎湖列岛。清廷多次以高官厚禄招降分化明郑势力。郑经以朝鲜、琉球为例,希望台湾成为清朝属国,保留衣冠发式。清廷对此断然拒绝。郑经因此重整旗鼓,蓄势待发,预备寻机与清廷开战。明郑多次向日本恳求援军反攻清廷,但江户幕府由于既定的锁国政策,虽然对反清复明势力多有同情,仍拒绝了出兵的恳求。力主支持明郑的萨摩藩则对其进行了军需支持。
撤藩激变
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因与其子尚之信不和,上书朝廷,恳求归老辽东,以之信袭爵留守广东。康熙帝顺势宣布裁撤尚藩,命尚氏父子一齐返回辽东故土。吴三桂听闻尚藩被裁后感到非常震惊,联合靖南王耿精忠上疏朝廷恳求撤藩以为试探。吴三桂自以为功勋高于尚耿,以为朝廷将仿效明朝沐英故事,使其世守云南,并未完全作好造反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