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揭秘解放军炮击金门的前前后后

2017年4月24日18:30:48历史解密966阅读模式

美国人没看懂毛泽东的招数

按毛泽东最初的战役构想,炮击金门的目的是为了封锁金门列岛,迫使台湾方面从金门撤兵,达到收复金门的目的。

在炮击金门当日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说:“我们的要求是美军从台湾撤退,蒋军从金门、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台湾太远打不到,我就打金、马。这肯定会引起国际震动,不仅美国人震动,亚洲人震动,欧洲人也震动。在美国干涉台海后,中央决定因势利导,将金门和马祖作为拴住美国人的两根铰链,使其如食鸡肋,骑虎难下。”

据文献披露,毛泽东在炮击金门一周年后曾经对来华访问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说:“美国人没有多大本领,他们以为我们(中苏两国)在炮打金门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我们没有想到打炮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美国人在黎巴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生怕别人打他。美国人没有立刻弄清楚我们的目的,以为我们要打台湾,就把他们的军队从地中海、太平洋、西太平洋、日本、菲律宾调来。等到地中海舰队开到新加坡的时候,一看没什么事情了,就在新加坡停下来了,引起了印尼的恐慌。我们一骂,他们就退回菲律宾去了,住了两个礼拜。可以看得出来,美国人这次部署很慌很乱。”

中美双方互亮底牌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声明中,中国政府严正指出:“台湾和澎湖等地尚待收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适当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收复这些地区,这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这个声明向美国政府表明了中国人民捍卫祖国领海、领空的严正立场,又包含着试探美国底牌的意思。

果然,美国沉不住气了,也亮出了底牌。就在声明发表的当天,杜勒斯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公然宣布美国政府将会派兵协防金、马;同时,杜勒斯又在同一份声明中向新中国暗示,美国并没有放弃通过中美大使级会谈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毛泽东后来评价道:“(杜勒斯的声明),前面很硬,后面就软了,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9月6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金、马问题时,再次分析道:“(对于美国人),你不打他就不想谈,要把这个绞索捏紧一下,他感觉到痛了,他说,好好好,我们来谈吧。你不捏他就不谈。”

周恩来说:我们做好了迎接核袭击的准备

当金门岛上炮声隆隆时,作为东方集团的盟主苏联的态度却很微妙。

炮战开始时,赫鲁晓夫担心中国的行动扩大,会导致美苏之间的冲突。

9月5日晚,苏联驻华临时代办苏达利科夫面见周恩来。会见时,周恩来表示,中国炮击金门、马祖,如果打出乱子,中国自己承担后果,不会拖苏联下水。次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秘密来华,与周恩来进行会谈。会谈中,周恩来表示,中共中央已做好了迎击美国可能对中国进行的局部战争,包括核袭击的准备。据葛罗米柯回忆,毛泽东后来在与他会谈时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此次访华,葛罗米柯特意带来了核试验的纪录片,请中国领导人观看。毛泽东看后淡淡地说:“中国人不怕核讹诈,如果美国人胆敢施行核打击,中国就把政府迁到延安,然后继续斗争。”

9月7日,护航的美国军舰开向金门,毛泽东发出试探性命令: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结果有数艘蒋舰中弹沉没,而美国人见势不妙,拔腿便撤。

“只要台湾归回祖国,我们可以同他合作”

10月6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毛泽东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了,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一点,周恩来总理在几年前已经告诉你们了。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美国人总是要走的,不走是不行的。早走于美国有利,因为它可以取得主动。迟走不利,因为它老是被动。一个东太平洋国家,为什么跑到西太平洋来了呢?西太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东太平洋是东太平洋人的东太平洋一样。这一点是常识,美国人应当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之间并无战争,无所谓停火。无火而谈停火,岂非笑话?台湾的朋友们,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这就需要谈判。当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终究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当。何去何从,请你们酌定。”

《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从10月6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运输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

10月13日,也就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一周后,毛泽东在会见新加坡《南洋商报》撰稿人、著名报人曹聚仁先生时说:“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同他合作。”毛泽东的这次谈话后来被周恩来概括成“一纲四目”,并由张治中和傅作义通过信件方式转达蒋介石的副手陈诚。

其中“一纲”是:只要台湾归回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重总裁(蒋介石)与兄(陈诚)意见妥善处理;“四目”包括:台湾归回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总裁与兄全权处理;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总裁与兄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鉴于美国在停止炮击后,斗胆再次为台湾军舰进行所谓“护航”,福建前线于10月20日对金门再次进行炮击。炮击只打金门列岛的工事、阵地和滩头船只。10月25日,毛泽东再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着重揭露美国政府制造“两个中国”的企图。在《再告台湾同胞书》中,毛泽东明确宣布对金门“逢双日不打炮”,“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策略,并告知台湾人民:这“不是诡计,而是当前具体情况下的正常产物”。隔日炮击的结果,一方面使金门继续成为美国人脖子上的一根绞索,另一方面也使蒋介石不能从金、马撤军,继续保持与大陆的联系,从而避免台湾孤悬海外,成为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和“台湾独立”的借口。

金门炮战的高潮由此过去。

1979年1月1日,我国公布了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一个中国”的立场,是两岸合作的基础,“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

当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发布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炮击金门影响深远

炮击金门是国共之间武装斗争的延续。从战略角度看,这次特殊“内战”的双方都不约而同地着眼于当时美国的对华政策,并对中苏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炮击金门的直接指挥者叶飞将军曾说:“金门炮战是我们与美国互相摸底的一出戏,一出很紧张很有意思的戏。”

金门炮战并没有如美苏曾顾虑的演变为一场大战,其主要原因在于毛泽东始终控制着战场上的主动,一步步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打。在达到目的后,又适时地将其转变为政治和外交斗争。

金门炮击已成为历史。时至今日,每逢中国传统节日,金门与厦门都会响起阵阵轰鸣声。但这已不是两岸互相对峙的炮火,而是相互祝福的阵阵礼花。持续20余年的炮战非但没有泯灭海峡两岸炎黄儿女的手足情,反倒加深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情。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