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梁启超改良主义、启蒙主义的基本关注点,就是“智”的问题。例如,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就把“兴学”、“开民智”、“广民智”问题,与“救亡”、“自强”、“申民权”、“行
梁启超“唯智论”的基本观点:
梁启超所谓的“智”,具有广义的性质:它包括一切与人类的知性、理性相关的范畴,如认识、知识、智慧、人格、品格等。在梁启超看来,“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并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的程度。而人类历史的基本演化次序,就是由“力”趋“智”。
梁启超“唯智论”的表现和影响:
梁启超改良主义、启蒙主义的基本关注点,就是“智”的问题。例如,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就把“兴学”、“开民智”、“广民智”问题,与“救亡”、“自强”、“申民权”、“行民政”问题联系起来。逃亡日本期间,梁启超于学术、知识之外,更重申道德、品格的重要性,以及“新民”、“国民资格”等对中国社会政治改造实践的优先性。辛亥革命以后,梁启超愈来愈转向中国问题的伦理性和精神性处理方案。他说:“……养成国民人格为政治上的第一要义”,要求“把人格教育放在第一位”,强调“国民性”对于政治特性的决定作用,主张心灵的反省、内敛等。一切这些,强调的就是智慧、知识、心灵、精神的重要性乃至在社会提高与改造中的决定性作用。
显而易见,梁启超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唯智论倾向,既是互相支持和协调的,也与新儒学、佛学乃至西方唯理论、唯智论哲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构成了梁启超对待一切问题的基本思想态度,并对现代中国理性主义、唯意志主义、乃至崇尚精神、伦理、思想和文化处理方案的传统,无疑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