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论战论了什么
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设立的一处学宫,因建立在齐国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而得名。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设立最终引发了“百家争鸣”局面的构成,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稷下学宫论战。
稷下学宫画像
稷下学宫论战是稷下学宫迎接学者入齐的大典,其中尤以法家、儒家论战最为精彩。两家论战发生在稷下学宫迎接孟子入齐的时分,众学者向孟子发起论战。
首先,孟子以“民贵君轻”博得众人的喝彩。之后,申不害向孟子讯问天下大争局面的构成的缘由。孟子本就奉行的是儒家之道,推崇的是周礼,所以孟子以为天下大争就是由于没有推行周礼和仁政,没有实行井田制。但是申不害则以为,天下的管理是人在统治,要想和平,只有推行法家的术治。
孟子对于权术治国没有一丁点的好感,一听说是术治便大为恼火:“如此法家,乱世之学也!”也正是孟子的这句话,激怒了卫鞅。卫鞅乃是法家的法治派,推崇法治。他对孟子将法家三派一概而论的行为非常不满,于是展开了与孟子的论战。卫鞅以为,法家同天下数派一样,并非一家一派。孟子以术治一派来定法家全派乃一错;法家根本为法治,推行中各派侧重点不同,孟子不顾法治根本而攻法家一派乃错二;法家术治派,着重的是整治官吏,并非权术治国,乃错三。最终卫鞅博得众人的喝彩。之后两人又展开了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论战。
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引见
任何一样事物的诞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促成的。作为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又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才促成稷下学宫的成立的?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对于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说法不一。由于稷下学宫推行的官学是黄老之学,学术界对于稷下学宫的成立就有了这样的说法:齐国的田氏政权乃是取代姜氏而成立的,是一个新的政权。这就需要对这个新的政权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才可以巩固统治地位。而老子本是陈国人,田氏的祖先公子完,又刚好是在春秋中期齐桓公时,从陈国避乱逃到齐国的,于是,田氏政权便选择了同样源自陈国的老子学说。为了压倒儒家、墨家等家,老子学说的分量不够重,于是,齐国就抬出了比尧、舜、禹、神农更早的黄帝来,还将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由于姜氏的始祖是炎帝,又有黄帝打败炎帝的传说,于是,"田氏代齐"就有了合理的历史根据。田氏政权也就在齐国站住了脚跟。
所以说,黄老之学在遭到齐国封建统治者的支持的同时,还有利用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巩固田氏政权,齐国君主齐威王在齐国进行了变法,其中之一就是设立了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宫,广开言路,招贤纳士。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稷下学宫的成立,是田氏为巩固政权所做的措施之一。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齐国,是齐威王变法的产物。随着齐国的沦亡,稷下学宫也在这世界上消逝。它只存在了大约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但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五十年,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依然是严重的。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稷下学宫本身就有着很多功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可以为国君出谋划策,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稷下学宫的学者们互相讨论,著书立说,研讨学术;稷下学宫又拥有非常好的教育条件,规模庞大的校舍,定期的教学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战国时期,秦国刚刚新起,楚国保守落后,齐国稷下学宫的设立使得齐国几乎不断引导着文化的潮流。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设有七十员博士官的制度。据说这个制度便是沿用了当年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再说在汉王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自荐为刘邦制定朝仪的秦朝著名的博士叔孙通,他就号称为稷下生。稷下生是稷下学宫存在的时分,人们对稷下学宫的学者的称呼。也就是说,叔孙通曾是稷下学宫的学者。
自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都发源于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产生更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展开的。在思想界,学术界,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无疑是严重而又深远的。稷下学宫时期那些著名的学术著作产生的数量之庞大,是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可以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