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史·后妃列传下》记载,南朝梁元帝萧绎娶徐昭佩为妃,但二人关系不大融洽。这主要是因为元帝只有一只眼睛,相貌不雅。每次元帝临幸徐妃,徐妃“必为半面妆以俟”,理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总是惹得元帝“大怒而出”。从此成年累月不入徐妃寝宫。徐昭佩深感宫闱寂寞,芳华虚度。
网络配图
徐昭佩毕竟是个活生生的女人,也有七情六欲,她耐不得深宫的寂寞凄凉,便与荆州瑶光寺中的智远僧人暗度款曲,时常偷情私通。不久徐妃又看上了朝中大臣暨季江。这暨季江丰姿神态、玉树临风,徐妃便派心腹侍婢,悄悄引他溜入后宫,密与交欢。暨季江不无感叹地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凓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于是“徐娘半老”便成为了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成语。
堂堂一国之君,难道真得连个和尚都不如梁元帝终于忍无可忍,逼徐妃投井自杀,然后把尸体交还给徐家,“谓之出妻”。事后,梁元帝还尽杀包括智远和尚在内的所有与徐妃私通的人,并且亲自写了一篇《荡妇秋思赋》述其淫行,以泄其愤。
网络配图
当然,喜欢与和尚偷情上床的远不止梁元帝的徐妃,古代皇后、公主喜欢与和尚私通的更是不乏其例。
据《北齐书·后宫》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继承帝位后,逼奸嫂嫂李祖娥,皇后胡氏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和士开勾搭成奸。和士开被杀后,也成为太后的胡氏寂寞难耐,以拜佛为名,经常出去寺院,终于又勾搭上了一个名叫昙献的和尚。昙献年轻貌美,精力充沛,固而身受胡氏喜爱,两人经常在禅房私会。胡太后把国库里的金银珠宝多搬入寺院,又将高湛的龙床也搬入禅房。
网络配图
宫中上下人人皆知,只有皇帝高纬蒙在鼓里。一次,太子高纬入宫向母后请安,发现母后身边站着两名新来的女尼,生得眉清目秀,当夜,命人悄悄宣召这两名女尼,逼其侍寝,可是两名女尼抵死不从。高纬大怒,命宫人强行脱下两人的衣服,才发现玄机,原来是两名男扮女装的少年和尚!这两人都是昙献手下的小和尚,生得十分漂亮,被胡太后看中,让他们乔扮女尼带回宫中。高纬又惊又怒,第二天就下令将昙献和两名小和尚斩首示众。
我们看《三国演义》时,都读到过孙策嫉恨于吉将其杀害的故事。这个神仙于吉能求雨祈福,深得民望,被孙策害死后依然魂魄不散,直接导致孙策病入膏肓英年早逝。罗贯中在小说里的故事自然是过于夸张,但真正的三国历史上的确有于吉的原型,只不过他不会呼风唤雨罢了,这个江东隐士的名字就叫高岱。
网络配图
高岱才高八斗,颇有名望,虽然隐居在余姚,名声依旧传遍了江东。于是孙策特地让陆昭拜访邀请高岱前来,自己虚席以待,足见对隐士的敬重。孙策听说高岱精读左传,于是自己也读了一遍左传,准备和高岱进行一番探讨。不想孙策身边有人眼红,就事先对高岱说:“孙将军讨厌比自己强的人,问什么问题,都应该说不知道。如果详细解释,必然性命危险了。”然后又对孙策说:“高岱说将军只是英武,没什么文学上的才干。他要是总是推说不知道,一定就是心虚了。”
听信此言的孙策把他的话当了真,和高岱席间一谈,果然都回答不知道。本来就冲动的孙策非常生气,立即把高岱囚禁了起来。高岱的朋友一起拜访孙策求免,来求情者居然填满了方圆数里。孙策登楼一看,对高岱广得人心的状况越发厌恶,于是决定杀掉高岱。除了小说里提到的于吉道术外,高岱的经历和于吉并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罗贯中笔下的于吉,就是历史上的隐士高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