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加密情报

2017年4月18日08:02:35历史解密127阅读模式

本文刊发于《环球时报》2017年3月30日 第13版

美国对全球信息的窃取总能花样翻新地震惊世界,也让各国对用网络传递机密大为疑虑。说起来,最可靠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情报传递还得数人工传递,“基地”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不相信现代化智能通信,硬是靠死党口口相传最高指令,让美国情报机构苦找了十年方才毙命。不过一旦送情报的人被敌方俘虏,情报同样可能泄露。怎样才能把情报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目的地?从古至今的很多方法,成就了军事史的诸多传奇。

恺撒“拍脑袋”想出的怪招

在缺乏技术传递手段的古代,如何传递消息而不走漏风声是个经典难题。早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名将恺撒曾脑洞大开想出个奇葩主意——让一批士兵把头发剃光,用烙铁在头顶烙上不同的印记,再等他们的头发慢慢长出,盖住这些印记。同时他召集一众将领牢记各种印记所代表的含义,比如梅花形代表“速驰援我部”,三角形代表“原地固守”等。一次战斗中,恺撒被敌军包围,头发里藏有特殊印记的一批士兵奉命沿不同路线突围,但恺撒没有告诉他们找到援军后该说些什么。尽管迷惑不解,但士兵们还是忠诚地执行了命令。在成功找到别的罗马将领后,对方一句话不问,只是让人剃光士兵的头发查看印记的形状,以此确定恺撒的指示。也有罗马士兵在突围途中被俘,但不管敌人如何拷打也问不出情报——因为他确实不知道要送的情报是什么。

当然,用这种方法传递的情报信息实在太有限,也无法大量推广。恺撒在此方面真正的贡献是加密。他将信件中所有字母都在字母表上向后(或向前)按照一个固定数目进行偏移后被替换成密文,这就是著名的“恺撒密码”。

不过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以及加密解密技术的提高,甚至计算机也在二战期间被用于解码工作,传统依靠数学手段进行加密的做法越来越难以奏效。因此在二战期间,情报的秘密传递手段变得五花八门,很多寻常物品中掩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往来于战俘营的秘密

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时,英国海军潜艇军官约翰·普莱尔中尉被纳粹德军俘虏。由于在集中营关押期间“表现良好”,普莱尔被准许给家人写信。令德国看守没想到的是,这些信虽然表面上看都是些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但实际上却用密码隐含许多重要军事情报。

战争结束后,想知道信中秘密的普莱尔家人向一名数学教授求助。后者以当年英军的密码体系为参考,终于让家信中隐藏的秘密在时隔70年后重见天日。原来每一封隐藏有情报的信都会被普莱尔做上标记。比如日期格式若写成“22March(3月)1942”,就表示这是普通信件;但如果写成“22/3/42”,则表明信里隐藏有密码情报。看到“密码信”后,一定得留心“but”和“the”这两个单词,一旦出现,就表明之后的句子或单词使用一套复杂的编码系统,比如每隔四到五个词就是一个核心词,所有核心词连起来就是一条很重要的情报。

在其中一封信中,普莱尔对战俘营的菜园子进行描述:“园子里剩下了很多种子,都是那些长势良好的蔬菜结出来的。去年我们的收成非常不错,今年很值得再按老方法加把劲儿。”表面上,这是一封再正常不过的家信,但解码后就会发现,普莱尔在向英军报告:“潜艇攻击失手,遭敌拖网渔船深水炸弹攻击受伤,沉没在水下70英尺处,3人牺牲。”

据说,当时每座德国战俘营中都有几名掌握军情9处密码的战俘,普莱尔就是其中之一。他不断通过家信把自己观察到的德军动向、重要军事场所的位置等情报发回本土,同时还根据集中营内“越狱委员会”的要求,请己方情报部门“秘密寄来越狱所需物资”。一名英国历史学者说,“值得骄傲的是,德国人始终没能发现普莱尔的秘密。我们也因此获益颇多”。

特殊情报不但从战俘营传出,也同样向战俘营传入。1940年,英国人穆洛加入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局(SOE),向在欧洲沦陷区的抵抗组织提供帮助。

为将地图等重要情报传递到抵抗组织或集中营内的战俘手中,穆洛先把李子里的果核掏出来,再小心翼翼地把蜡纸包裹着的秘密纸条放进果子里,然后将李子晒成干,装入红十字会提供的食品袋寄给集中营里的战俘。“如果他们有机会越狱,这些李子干会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穆洛的侄孙马歇尔说,“李子干里的地图详细地绘制了欧洲的铁路线,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逃跑路线。”

德军用公开途径传秘密情报

面对盟军强大的密码破解手段,德国间谍更是殚精竭虑想出很多出人意料的情报传递方式。除了传统的隐形墨水、针刺小孔及字母凹进等伎俩外,有时还会把密码藏在活页乐谱、象棋教程和速记符号里,或者把明信片加厚一层,在夹层中塞满极薄的纸片和文书。

一名逃亡英国的挪威人创办一本以裸体女人精致插图闻名的杂志。英国反间谍部门在反复阅读杂志上一篇名为《用自然手段实现健康生活方式》的文章后发现,“清蒸,而不是水煮青菜”这句话被粗笔标出来,遂对挪威人产生怀疑。英国情报专家反复调查后认为,这些印刷字背后可能隐藏着对英国来说极其重要的秘密。当这名挪威人被逮捕后,英国人才知道他事先接受过严格的培训,学会把纸蜡加热,裹在火柴或牙签上书写暗号,并在杂志页面上标注常人难以识别的标志。只有准确知道在什么地方寻找秘密标志的德国间谍才能找到并阅读这些情报。大量有关英国皇家海军军舰的情报此前已经被这样传递到德军手里。

另一次,盟军反间谍人员截获一张发往德国的时装设计图。表面上看,这些设计图“清清白白”,但反间谍专家却对它产生怀疑——为什么德国人在战况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还有闲情设计时装?于是这张图被送到密码破译人员手里。原来,德国间谍将情报内容翻译成以点和长横等符号代表的莫尔斯电码,再把这些点和长横做成装饰图案,隐藏在时装设计图的长裙、外套和帽子等图案中。

纳粹间谍还利用“藏头信”传递过情报——看似普通信件,但只要把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就成为绝密情报。1942年,两名被捕的德国间谍向英国情报部门供述了这种藏匿情报的方法,但英国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仍让其中一封从眼皮底下寄了出去,后来这份情报被称为“休伯特写给珍妮特姑妈的信”,信中暗藏的情报是:“14架波音轰炸机昨日抵达伦敦,飞行员将空袭基尔。”后来的英国反间谍部门总结出一套辨别可疑信件的方法——文字散漫而没有重点,信寄往中立国而信封上贴着大量邮票的,可疑;信中有艰深难懂又少用的短语,可疑;信件中罗列大量人员和大段关于桥牌的内容,更可疑。(于晓晶)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