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处决犯人都选在繁华的闹市,这样可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以形成震慑。或杀或剐,老北京有三大刑场很是著名,很多名将都葬身此处。
柴市口:文天祥从容就义
元朝大都的刑场在柴市口,有一位民族英雄就死在此处,他就是文天祥。
网络配图
文天祥战败被俘,被押赴大都兵马司狱中。忽必烈多次搜求南宋官员说服文天祥投降,但这位英雄说:“国家亡了,我只能一死报国”。最后忽必烈亲自出马,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没有办法,忽必烈只好下令对他执行斩刑。文天祥临上刑场时从容不迫,他问旁边的百姓哪一面是南方,百姓指给他看,文天祥恭恭敬敬地朝着正南方拜了几拜,从容就义。
西四牌楼:惨死的袁崇焕
明朝处决死囚的刑场是西四牌楼。西四牌楼是西四的全称,它与皇城以东的东四牌楼相对称,是北京城两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业街,当时这里店铺众多,车马行人穿梭不息。
网络配图
1627年,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设计将魏忠贤除去,袁崇焕得以重新被启用,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1629年,皇太极举兵数十万分别进入龙井关、大安口,袁崇焕守卫,与后金军鏖战。后金军退兵后,袁崇焕却被治罪。有人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朱由检对此也很怀疑。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说袁崇焕与后金军有秘密约定。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网络配图
菜市口:戊戌六君子的牺牲
清朝取代明朝后,将刑场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就在菜市口被杀害。谭嗣同死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血染这段历史。
一般男性都会喜好女色,这本来无可厚非。要说的是喜好女色的程度有轻有重,同样喜好女色的名声有好有坏。
历史上很多君王都是与贪恋女色挂等号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刘备父子,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很少提到刘备、刘禅如何如何好色。刘备的事按下不表,单说刘禅在历史上被谈论较多的是他是否聪明,至于说他好色很多人就难以置信。
网络配图
而偏偏有一个人给刘禅挂上了一顶好色的帽子,这件事还惊动了整个成都,让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知道了这件事。那么这个胆大包天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给刘禅挂上这顶帽子?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还有为什么说他为“诸葛亮信赖,魏延痛恨”?
小编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人物出身
此人名叫刘琰,字威硕,豫州鲁国人。刘备在豫州与之相识的时候,因为二人同宗同姓,且见刘琰为人有风度,善于交际,就把刘琰留在了身边。刘备凡是有所应酬,都会带着刘琰,刘备对他很是厚待。公元214年,刘备攻下了益州,就任命刘琰为固陵郡太守。刘备去世后,刘琰又相继担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车骑将军等官职,并且被封为都乡侯。
深夜按,刘备出身贫困,自幼孤苦,因为有平定黄巾的功劳,才会走上仕途。他在走上仕途之后,肯定要和士族名门打交道,而他的出身不好,见识与这群人不在一个水平,结果可能经常受到这些人的鄙视。再来说说刘琰,刘琰有风度,经常出入交际场所,与士族打交道成为家常便饭,也就是说刘琰对这些交际规则都很了解。这就不难解释刘备为什么要厚待他,因为刘琰是刘备的交际“顾问”,给刘备撑起了很大的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