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作品,可长可短,白居易同学呈现给顾况的“草”,不过几十个字,却不只给推荐人留下好印象,也给唐朝的文学宝库和中华文学宝库留下一朵奇葩,成为咏物作品的巅峰;杜牧同学则比较努力,居然一口气呈上去150篇作品,基本上是送一本书了。当然,还是得靠质量取胜,这么一大堆文字送上去,总得有抓眼球的作品,所以,写得最好最得意的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当然,“行卷”和“温卷”的形式有一个讲究,考生不能直接送给主试官,还是得委托有身份的人间接送过去。
既然想方设法要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在平常作品上,大家就不只是拼文字质量了,还要拼文字形式,于是乎,又创造出新的题材和体裁取悦考官。唐朝中期以后,有些考生干脆写小说,甚至写童话一般的玄幻小说,以惊人的想象力和文字表现力凸显自己的才华。据学者考证,当时知名度很高的玄幻小说集《玄怪录》、《续玄怪录》和《传奇》等,很有可能就是写给主考官看的。按照现在的理解,唐朝版的哈利·波特就是写给主考官看的。这种新现象其实也促进了唐朝文学体裁的多样化。
另据考证,这种拿童话和玄幻小说当平时成绩的现象,源于唐朝的贞元、元和年间。
网络配图
韩愈有创意
向吏部主管写求职信称自己是条龙
专家们说考生写童话的现象源于唐朝的贞元、元和年间,那是有史料依据的。在这里且举一例,那就是韩愈的《应科目时与人书》。
话说韩愈同学不容易,19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那还是贞元二年,连考三次皆败北,一直到第四次才中进士,那已经是贞元八年的事。中了进士还不等于大功告成,还得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过关了才能有具体职位安排。这种考试叫做“释褐试”。“释褐试”是糊名的,但如果有人帮考生做宣传,对顺利过关是很有帮助的。
韩愈同学也在想办法,想来想去,就给吏部的主管人,其实也就是人事官员,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叫做《应科目时与人书》,什么叫“应科目”?就是应试的意思,这里讲的“科目”,就是考试,具体就是博学宏辞科考试,这是唐朝留给文艺青年的一条出路。韩愈参加这次考试前,给主管人写了这么一封信,这是他中进士之后第二年的事。
这封信写得不平常,简直突破考官的心理承受底线。一开篇,刚刚一句问候语之后,马上呈现一幅神奇的画面。在那大江之滨,躺着一头怪物,它不是平凡的鱼虾,“非常鳞凡介”,怎么个不平凡呢?只要给它洒洒水,它就能“变化风雨”,上天入地,看样子是一条龙。意思就是说俺韩愈同学是人中之龙,在考官面前树立自己的能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