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郭嵩焘是一位探求近代中国富强道路而备受攻击的洋务思想家,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强烈批评洋务派单纯学习西方军事的观点,坚持“本末论”,主张取法西方的政治
郭嵩焘是一位探求近代中国富强道路而备受攻击的洋务思想家,是清朝廷正式派遣西欧“夷狄”之国的首位大使。清朝廷在面临“千古之变”的危局下,郭嵩焘深感被西方列强打败后的痛苦以及西方列强与清王朝强弱悬殊的震动,自觉地走上探索富强立国、绥定边防的道路。
一、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强烈批评洋务派单纯学习西方军事的观点
鸦片战争失败后,郭嵩焘通过研读西方科学技术与政治制度的译著,开始认识到西方列强远非“蛮夷之邦”,而是比清王朝更先进的文明国家。因此,他非常赞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认为其思想是“议论乃以卓绝天下”。但郭嵩焘的主张与魏源的师夷观又有所不同,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是指学习西方各国先进的军事技术,而郭嵩焘则认为西方的军事技术虽先进但有本末之分,应当予以全面学习方为上策。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朝廷的一部分官僚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兴办军工厂以抵御外敌入侵,从而达到“求强”之目的。这些有远见的官僚即为洋务派,其代表人物有奕訢、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当时洋务派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的主张遭到了不思改革的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作为洋务派思想家的郭嵩焘又进一步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更为顽固派所不容,遭到了他们的诟骂。虽然郭嵩焘与洋务派在“师夷”问题上观点一致,但他的思想比洋务派要激进得多。郭嵩焘“求富”的主张更加明显,并对洋务派单纯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主张提出了批评。1875年,郭嵩焘明确提出全面学习西方的观点。洋务派认为“坚船利炮”是西方各国强盛的主要原因,主张购买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用以保卫和维护清王朝的安全和统治。
郭嵩焘认为仅靠“坚船利炮”非但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反而会导致“自蔽”。那么,应如何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谋求近代中国的富强?郭嵩焘是这样说的:“窃以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弊,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
他认为向西方学习,首先要从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始。1876年郭嵩焘在出任驻英大使期间,亲身考察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洋文明,更坚定了他出国以前就形成的全面学习西方的观点和主张。在给李鸿章的信中,郭嵩焘再次强调学习西方,不单是军事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冶铁、采煤、铁路、对外贸易、电报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制度、法律和新式教育等方面,并且用日本在伦敦留学者单纯学习军事方面的人数最少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盖兵者末也,各种创造皆立国之本也。”他认为西方军事上的强盛是建立在采矿、机器制造、医学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基础上;对中国来说,这些条件与基础都很差,故单纯学习军事技术的观点,只能落个“殚千金以学屠龙,技成无所用之的可悲境地,并建议将清朝廷派到欧洲学习军事技术的30多学生“改习相度煤铁及炼冶诸法,及兴修铁路及电学,以求实用”。同时,郭嵩焘建议各省多派官费留学生赴西方各国研究实业,为富国强兵打下基础。
遗憾的是郭嵩焘的这些主张和建议没有被清朝廷所采纳。当然,洋务运动是清朝廷在面临“千古奇变”的危局下兴起的一种自救运动,无论是初期的“求实”,还是后期的“求强”兼“求实”,以及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其目的都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只是在所采取的措施及方法上有分岐。显然,郭嵩焘全面学习西方的主张,较洋务派思想更先进了一步。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