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是清世祖福临的陵寝,作为东陵的首陵,孝陵的规模、建制无一不显显露其天朝皇陵的无上威严与雄壮气势,令人蔚为大观。
孝陵里埋着一代“少年天子”,顺治算是个情种,他对董鄂妃用情之深,天下有目共睹。董鄂妃无疑是个幸福的女人,连《清史稿》都给予“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的定论来昭示先人。她所生的孩子被顺治称为“朕第一子也”,这个婴儿只活了百余天就夭折了,死后竟被追封为“和硕荣亲王”,足见其母何其受宠。董鄂妃也是红颜薄命之人,儿子死后不久便香消玉殒,皇帝为此辍朝五日以慰哀思。时隔几个月之后,年仅24岁的福临驾崩,举国震惊——难怪官方会传说顺治帝出家,这顺治相对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好苗子,而他的董鄂妃更在老百姓的泱泱众口代代相传下穿凿成了明末名妓董小宛,从而把一段本就凄美决绝的爱情故事又再版雕琢,重新归纳了一把。
董鄂妃,其实应该叫孝献皇后,但是我们不这么叫她,由于她不配。不配不是我们说的,是大清皇室说的。不给她系世祖谥号,就是她不配做皇后的证明。受恩宠没位置,这是纵观董鄂妃幸福之后独一遗留的小小遗憾。
相比董鄂妃三千溺爱于一身,顺治的其他几个女人自然就没什么好日子过了。孝陵里陪伴顺治的,除了董鄂妃,还有孝康皇后——康熙的生母,一个母凭子贵的典型。假如她没生这个好儿子,假如她这个好儿子没即位当上皇帝,想她是绝入不了孝陵地宫的。不能说顺治生前对她没一点儿感情,但是这点感情后来也全都用到董鄂妃身上去了。孝康死的也早,所以说不好怎样惨。比她惨的,是孝惠皇后。
孝惠皇后埋在了孝东陵,算是清朝第一座皇后陵了,之所以没有入孝陵,次要是由于她逝世时曾经是康熙五十六年了,并且丧葬制度也由火葬改为土葬,真实不宜再入孝陵,于是就在孝陵之东为其建了陵寝,曰孝东陵。孝惠这个皇后当的,真是如履薄冰,封她不过也只为了政治缘由而已,从她当上皇后顺治就开端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一度让她“复职反省”。要不是事先有孝庄在上头点头说了算,孝惠这个皇后能不能当下去还真两说着呢。在皇帝生前没有失掉一分爱,在皇帝死后守了半世寡,孝惠真是无处话苍凉啊。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孝惠命苦在于当了五十六年寡妇,但是孝惠受罪也在于当了五十六年寡妇。这五十六年她安平稳稳的做太后,荣华贫贱自然不用说,康熙更是把她当亲生母亲一样孝敬,这多少是对孝惠身单影只的一种补偿吧。比孝惠惨的,也是最惨的一个,是静妃。
静妃本该是顺治真正的皇后。她是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的侄女,孝惠的姑姑,由事先的摄政王多尔衮做媒嫁给了顺治帝。这个女孩子无疑是惹人喜欢的,史载“后丽而慧”,寥寥几个字就勾勒出了一个美丽聪明的身影。但是也许由于她实行的是一桩政治婚姻,也许还由于后来受多尔衮的牵连,也许更由于她是一个历来锦衣玉食千呵万护的蒙古公主,她不晓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不晓得将会有何等惨淡悲凉的生活在等候着她,她成为了四个皇后里最惨的一个。
这个皇后是如何废的?真应了一句古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外表缘由是说她朴素,曾有记载说她由于吃饭的餐具中有一件不是金子做的就大发脾气,而顺治偏就是一个喜欢俭朴的人,所以两团体究竟过不到一块儿去。顺治本人却说由于皇后能干所以要废,他这个理由连上面的朝臣都有质疑,礼部员外郎孔允樾有这么一番话来回应顺治:“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能干’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请命?”是啊,都不晓得有什么错,来个“莫须有”的罪名就不要人家了,大清皇后一国之母难道能说废就废?
但是顺治就是要废,铁了心要废,连孝庄都挽回不了。在侄女和儿子之间,在家务与国政之间,孝庄究竟还是选择的后者,于是有了顺治这样一纸诏书:自古立后皆慎重遴选,使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宫阃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缺乏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室。
用“未经选择”打马虎眼,盖几个大帽子,静妃降生了,这位世祖废后从此便走出我们的视野,再也难寻踪迹,不只任何史册中再也没有呈现过她的名字,就连整个东陵里都不知她魂归何处。按理,虽即使是废后,但好歹是静妃,她应该葬在孝东陵里才对,可是找遍孝东也没有找到。孝东陵里,除了孝惠皇后之外,还有28位顺治的妃嫔,由于清初后妃制度还不完善,除了妃,较高等的妃嫔被称谓成福晋和格格,这28个宝顶辨别掩埋着7位妃4位福晋和17位格格,7位妃为恭靖妃、淑惠妃、端顺妃、宁悫妃、恪妃、贞妃、悼妃;4为福晋为笔什赫额捏福晋、唐福晋、牛福晋、塞母肯额捏福晋;17位格格是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塞宝格格、迈及尼格格、厄音珠格格、额伦珠格格、梅格格、兰格格、明珠格格、卢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母巴偏五格格、阿几格偏五格格、丹姐格格、秋格格、瑞格格、朱乃格格。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